
 点击查看专题报道长江云配
点击查看专题报道长江云配
商场聚会、展会购物、景区出游……入秋的惠州,气候宜人,城市消费热闹起来。
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引擎,惠州消费持续火热。惠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,今年1—9月,惠州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5.9亿元、同比增长4.1%,增速居全省首位,消费市场活力持续迸发。
商超消费花样百出,景区业态加速完善,市民消费场景持续丰富,惠州消费基本盘不断稳固。
商场主题活动密集长江云配,市民日常消费走热
人潮集聚在哪里,城市消费热潮就在哪里。
“十一”假期,作为惠州“一南一北”的标杆消费商业中心,港惠新天地融合国庆、中秋元素,打造告白祖国爱心和中秋萌兔打卡点,推出非遗鱼灯夜游、IP精灵见面会、斑斓市集、溪谷音乐会、中秋猜灯谜等系列活动,假期消费“闹”不停。
“国庆8天假期,商场销售额同比增长10%,客流量增长15%。”商场负责人介绍,结合各阶段主题节点,举办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聚人气,进而带动商场消费有序增长。
她介绍,商场仅在今年上半年便已举办各类活动约400场,内容涵盖非遗、节庆、电竞、宠物、剧情游等各个类别,充分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。“我们不只是卖百货,更是在营造消费场景,让消费者在这里实现全业态的消费文旅休闲体验。”
类似局面在华贸天地、中海环宇天地、博罗天虹等商业中心同样成为常态。
“五一”期间,华贸天地14周年庆活动如约开启,公共空间打造3000平方米城市客厅,举办夏日游园会、“春田花花”全国首场快闪等系列活动带动市民聚集游玩。在活动带动下,“五一黄金周”商场客流同比增长24.2%,销售额实现17.5%的大幅提升。
商场成为城市居民休闲生活的空间延伸。作为县域商业消费的代表,博罗天虹商场也在主题活动驱动下实现业绩大提升。“围绕节日、热点和特色主题长江云配,前三季度打造引流活动100多场,客流同比增长逾三成。”商场有关负责人直言,市场消费需求需要培育,靠足够多的创新供给和优质内容来引导。
商超人气聚起来,城市消费热起来。数据显示,今年1—9月,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5.9亿元、同比增长4.1%,增速位居全省第1。其中,限上零售业销售额、限上餐饮业营业额、限上家电类零售额均实现了同比逾两位数的增长。
行业市场优惠放大,市民消费热情高涨
不只是城市日常消费趋热,城市旅游、汽车和楼市等行业市场同样迎来新发展。
国庆假期,惠州文旅消费延续火热。全市累计接待游客396.5万人次,同比增长5.4%,实现旅游收入35.35亿元,同比增长7.8%。百度迁徙大数据动态信息榜单中,惠州(10月1日至6日)持续位列全国热门迁入地前20名;高德地图榜单里,惠州成功入列“全国热门夜生活城市”。
这是惠州深化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的缩影。今年以来,全市结合重点节假日组织大小活动数百场,吉他文化艺术节、最美旅游公路骑行,以及各类文化展览、演出、音乐节、非遗体验、文创集市、主题嘉年华等活动密集举办,各类业态应有尽有。
数据显示,前三季度,惠州累计接待游客3500.7万人次,同比增长14.9%,实现旅游总收入385.1亿元,同比增长18.3%,消费结构持续优化。
在旅游场景方面,随着环南昆山—罗浮山引领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,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串珠成链、东坡十六乐事驿站全面运营,“裸心”“过云山居”等精品民宿酒店和景区集中面市,惠州文旅消费迎来新集聚区,城市形成以西湖景区、滨海旅游和“引领区”为主导的“依山傍海临湖”的文旅资源格局。
行业市场消费同样活力不减。
今年以来,全市汽车下乡活动持续举办,车商品牌集中优惠推售,在仲恺、博罗和惠东等地受到市场广泛关注。市汽车流通协会秘书长毛红介绍,前三季度汽车市场保持着月均1万台左右的销售量,内销市场行情稳定,同时大力拓展二手车外销,培育新的增长点。
房地产市场则逐步呈现复苏行情。依托“房票”等利好政策,房企集中推出优惠,高性价比房源吸引购房消费加快入市。例如在惠阳区国庆购房节期间,15家房企集中推售就推动辖区完成商品房签约105套,累计签约额1.34亿元。
文字:南方+记者 张峰
图片:南方+记者 王昌辉长江云配
公赢网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